[聆听川外声音]
儿童发展的三项关键能力:自我探索与发展、表达与沟通、思维能力。——《儿童发展的三项关键能力》
每一个儿童都有其内在的潜力和特点,因此我们的责任就是确保每一个儿童都能够在其固有的基础和素质上获得充分发展,使他们成为既具有公民一般素养、又具有鲜明个性和独特才能的人,成为能够自食其力并对社会有用的人。——《一文带你全面了解英国的小学教育》[文章附后]
牛津大学招什么样的学生?——儿童发展的三项关键能力
原创|王雄
来源|青童教育评论
儿童发展的三项关键能力:自我探索与发展、表达与沟通、思维能力。
小学生关键能力测试包括三个部分:自我探索与发展、表达与沟通、思维能力,这三项能力对孩子的未来特别重要。
为什么?凭什么说这三项很重要啊?
先来看一下我自己的经历。2012年,我曾经拜访英国牛津大学新学院的一位老教授丹尼尔,我问他:你们希望招收什么样的学生?白发苍苍的丹尼尔教授说:我们当然希望招到真正对学术研究有兴趣的青年人。我又问:您怎么知道自己招到的学生就是这样的人呢?
哈哈!我们这里的两位教授与面试的学生进行交谈,他们很清楚自己未来三年会与这个学生相处,牛津的学生几乎每周都要完成一份论文,并与导师交流,如果没有对学术的真正兴趣,这样的学习很难坚持。因此,教授们绝不会把精力浪费在没有希望的学生身上,那样的学生要花费很大努力才能学好,而学习本身是需要充满激情,有趣又积极主动的。
在这个案例中,学生对自己想要什么,未来可能更合适做什么,都要有清醒的认识,这便是自我探索与发展的能力,它是一切能力发展的基础。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名言就是“认识你自己”,这是人类思想史上的大事情,因为,这一句话让人们开始发现了“自我”的价值。唯有发现自我,肯定自我,才能发展自我,这本来是教育的基本内涵,可由于人们被各种功利遮住了双眼,看不到每个人独自的价值所在,迷失在分数、获奖、等级等他人设计的圈套中。
案例中的录取方式主要是面试沟通,这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个很难的事情,你让他去考试,他能够考得很好,但是,面对教授侃侃而谈实在太难了。这当然不能怪罪孩子。在我们的学校里,教室里最重要的规范就是“上课不准讲话”,这条纪律虽然荒唐,可实际上教师也有困难,首先是学生数太多,40分钟的课,分配给50个孩子,每个人也就48秒,教师自己还要讲解。其次是教师的传统观念是多讲,这下好,有时候一节课40分钟都是教师讲,学生怎么可能那么专心,就会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于是,违反了纪律。尽管教师有很多理由不让学生讲话,有些理由也确实很无奈,但是,由此导致的结果十分可悲,即学生极少得到公开表达的机会,沟通能力自然难以得到发展。甚至到了大学阶段,依然有很多的学生很内向,缺乏学习交流的主动性。
案例中的面试题既古怪又灵活,比如“英国四分之一的死亡事件是因为癌症,但在菲律宾,这一比例只有十分之一。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医学专业)
“设想有架梯子靠着一面垂直墙壁,梯子中间的脚踏板被漆上颜色,若是梯子倒向地面,这条踏板会在空中划出什么形状?”(数学专业)
为何你会觉得一名英国学生可能对《加冕街》这部电视剧一直演了50年这件事感兴趣?(英语文学专业)
你最想采访历史上哪个人或哪种人?原因何在?(历史专业)
如果把车停在双黄线上判死刑,并因此无人这样停车,那么这是条公正和有效的法律吗?(法律专业)
这些题目并没有现成的答案,而是注重学生思考的过程,这就与思维能力有关系,比如概括、归类、时序、空间、推理、想象等能力。这些能力都是最基础,今后做什么事情都需要。
自我探索与发展能力是最为关键的,也是其他能力发展的归宿;沟通与表达能力体现了一个学生与他人相处的能力;而思维能力则是最核心的,是实现前两项能力的前提条件。
可能有些家长认为,这毕竟是牛津大学的录取,我们中国大学不需要这些能力。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搞清楚目前大学招生的途径与要求。因为笔者在高中三十多年,送走15届高三毕业生,与很多大学也有不少联系,所以对这个问题还是比较了解的。
目前大学招生主要靠考试,也有一些一本院校拿出部分名额来面试。以北大清华为例,2017年北京大学自主招生录取479人,清华大学录取392人,两校一共招收871人,占当年录取总数的17.3%。由此可见,面试还是挺重要的。然而,更重要的是激烈的竞争中,不论面试还是笔试,对学生自我认知、沟通表达和思维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过去那种“背多分”的时代(仅靠记忆的考试)早已过去,关键能力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值得注意的是,关键能力不只是为了考试,更是未来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不论是进入大学的社团,参与学术会议,还是大学毕业后的应聘,都需要这三项能力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有一些学校注重思维能力培养,也有的注重沟通能力,对自我探索与发展能力重视的不多,三项能力都重视的还真不多。希望有更多的家长认识到关键能力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