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曾经发表了著名作家徐子芳的《合肥赋》,里面有“映典捐身,气贯长虹”的佳句。其中的映典即倪映典,之前我们介绍过合肥东门小花园里的“倪映典纪念塔”。除此之外,历史上还有一所映典小学。
这所学校可谓有年头了,初创于1906年,开始叫启明初等小学堂,并且传承至今,即闻名遐迩的合肥四十二中。
合肥近代小学教育稍迟于中学,早在1902年李鸿章的大公子李经方就根据《钦定学堂章程》创办了庐州中学堂。而合肥是1905年1月始有现代意义上的小学校,那一年正是科举废除的年份。
启明初等小学堂稍晚一些,但它和当时的私立育材小学堂、官立城东两等小学堂、官立城西两等小学堂、模范两等小学堂、私立三育女子小学堂等一起,作为合肥最早一批小学,为合肥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1926年北伐战争爆发,混乱的局面迫使合肥城里的绝大多数学校停了课。
一直到1928年北伐胜利以后,启明初等小学堂才重新开学,并且改称为“合肥县立第八完全小学”。1932年,为纪念庚戌广州新军起义将军合肥籍烈士倪映典,改为“合肥县映典小学”,一直持续到1949年。
1950年,映典小学改为“合肥市第四小学”,后又改称“合肥三牌楼小学”和“合肥长江路第一小学”,而升格为“合肥市第四十二中学”则是在1975年以后。
据老合肥陈频先生回忆,映典小学原在高家祠堂那里,不过上世纪50年代初就搬到了对面即现在的四十二中那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