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型稳定,重点突出。2013年新课程高考物理试题坚持力电为重的特点,考查形式和知识点分布相对稳定。
2.重基础,依考纲。考题围绕力与平衡、直线和曲线运动、能量的观点、电场与磁场以及电磁感应等主干知识展开。
3.重模型、考思想,强化基本方法。比如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14题凸显物理学的人文性,要求掌握物理学史上的重要实验;16题的平行板电容器模型、17题的导体棒切割磁感线模型、18题的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模型等。
4.重应用,求创新。比如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24题结合数学坐标分析物理问题、25题用平行板电容器与导体棒切割磁感线模型相结合。
5.联系社会焦点。比如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20题结合科技前沿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的对接考查万有引力的知识;21题结合我国航母辽宁号考查动力学知识。
6.选考题重通法、淡技巧、难度均衡。
对今后物理学习的启示
根据2013年新课程高考大纲和试题,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1.重视物理方法的系统训练。物理方法是物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突出考查的重点。
2.重视能力的培养。在高考诸多能力要求中,分析理解能力和应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是制约物理学科成绩提高的最大问题。
3.注重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强化应用联系。
化学部分
2013年理科综合(新课标全国卷)高考化学部分的试题遵循新课标《考试大纲》的要求,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在创新中立足基础,注重能力。试题不仅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而且为中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落实新课程改革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试题在注重对化学学科中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重要方法考查的同时,突出了对信息整合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计算能力的考查。在此笔者对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理综化学试题从如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一、注重对化学基础知识、主干知识的考查,保持试题稳定
2013年试题突出了对中学化学主干知识的考查,涉及的知识均是中学中的基础知识,尽可能地突出所考查范围的主干知识,题目考查的知识点明确、具体,试题虽然在解答思路和思维层次上要求较高,但知识均源于课本,试题的落脚点比较基础,即高起点低落点。例如物质的分离、提纯,同分异构体,元素构、位、性关系,电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方程式,化学反应类型等考点基本涵盖了高中化学的主干知识。试题遵循《考试大纲》的命题原则,体现了“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理在教材内,题在教材外”的命题理念。
二、突出对能力的考查,注重知识迁移
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主要体现在能力考查上,为了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考试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2013年高考在能力测试方面突出下列特色:
1.注重计算能力的考查
2013年保留2012年题型特点,第26、28题对考生计算能力进行了考查,且加大了计算力度。命题时没有刻意设计一些“玩味”计算,体现基本化学计算思想。
2.注重考查考生对图表信息的分析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中学化学中很多材料和事实都可以通过图表信息呈现,如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溶解度、酸碱中和滴定中的pH等。图象和表格中含有大量的信息,信息中有的是隐性的,考生必须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加工,才能发现其中所反映出来的规律,提取所需要的信息。例如第13、26题便是如此;第28题根据CO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变化的曲线图象,考查其现象的原因。
3.注重阅读能力的考查
《考试大纲》中对考生提取和整合题中信息的能力提出了要求。如2013年理科综合新课标全国卷28题第(5)问,如果考生根据试题提供信息,不能对题中条件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整合,发散联系物理知识,对该题就不能做到有效的作答。
三、淡化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考查
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在近几年高考试题中有弱化趋势,2013年是这几年中最弱化的一次。7道选择题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要求均不高,非选择题部分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考查力度也不大,其他物质性质或反应方程式均是课本以外的,这种命题形式使考生从死记繁多化学反应的备考方法中解脱出来。
生物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