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十二五”重大成就及“十三五”主要目标
回顾过去的五年,我们走过的历程很不平凡。面对国内外严峻复杂形势和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聚焦实施三大国家战略规划,加快“一个载体、四个体系、六大基础”建设,着力打造“四个河南”、推进“两项建设”,在抢抓机遇中乘势而上,在爬坡过坎中克难前行,在攻坚转型中蓄势崛起,干成了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办妥了一批多年想办办不了的要事,实现了一系列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突破,“十二五”规划胜利完成,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重大成就!
——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去年全省生产总值超过3.7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3.9万元,均为2010年的1.6倍。工业增加值1.6万亿元,是2010年的1.4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09.6亿元、支出6806.5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4.8万亿元,均比2010年翻了一番多。粮食生产在高基点上实现新跨越,总产达到1213亿斤,比2010年增加126亿斤。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农业大省地位更加巩固,家底更加厚实!
——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产业转型升级取得重大进展,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9.5%,比2010年提高8.9个百分点,成为拉动增长、扩大就业的生力军;高成长性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占工业的56.3%,提高15.5个百分点,装备、食品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超万亿元;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的60.4%,提高20个百分点以上,成为工业增长的主阵地。城镇化率46.85%,提高8.03个百分点,五年新增790万城镇人口,中原城市群成为国家重点培育发展的城市群。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国家级研发中心数量翻了一番,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增9家、达到14家,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成为国家首批协同创新中心,可见光通信、客车智能驾驶等核心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林业生态省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完成国家控制目标,“十二五”节能目标提前一年完成!
——战略支撑更加坚实。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继粮食生产核心区之后上升为国家战略,实验区建设“三年打基础”目标基本实现,郑州机场二期工程提前一年建成,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国际物流中心加快建设,全球智能终端制造基地初步形成。高速公路新增1289公里,米字形高速铁路网建设全面展开。电力装机净增1740万千瓦,疆电入豫工程建成投运。郑州成为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跻身全国十大通信网络交换枢纽,“全光网”河南建成。丹江口库区16.2万移民迁安四年任务两年完成,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如期通水。黄河滩区居民迁建试点启动,第一批试点部分群众喜迁新居!
——改革开放成效显著。行政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省级行政审批事项精简近半,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类别;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展开,新登记企业数量爆发式增长;省级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面完成;省直管县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国企改革和战略重组有序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持续深化,竞争性领域和环节的商品、服务价格基本放开,全面实现城乡各类用电同价。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职业人群工伤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率先实现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全覆盖和省级统筹、即时结报,年度最高支付限额达到30万元。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推开,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社会治理能力持续提高。对外开放跨越发展,进出口总值达到4600亿元,是2010年的3.8倍;在豫境外世界500强企业新增12家、达到84家,国内500强企业新增28家、达到156家;郑州、洛阳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节点城市;大通关机制基本形成,一批口岸和综合保税区建成投用,我省成为功能性口岸最多的内陆省份。对外开放进入历史最好时期!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财政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7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5576元和10853元,是2010年的1.65倍和1.86倍。城镇新增就业716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451万人。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连年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55%和83%,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90%和133%。基本建成保障性住房137万套。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新成效,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3.2%、提高30.4个百分点,普通高考录取率达到83%、提高18个百分点。新增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5.2万张。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公益性文化服务场所全部免费开放。新建改建农村公路4.2万公里,解决424万农户“低电压”问题,改造农村危房100万户,3630万农村居民和在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全部解决,670万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人民群众福祉显著提高!
经过五年努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这五年,我们遇到的困难比预料的大,取得的成绩比预想的好,这是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结果,是省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省人大、省政协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省人民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及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河南发展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诚挚的感谢!
这五年,我们在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经验,主要是:坚持贯彻中央决策部署与立足河南实际相结合,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坚持服务全国大局与推动河南发展相结合,谋大事抓根本打基础;坚持顺应发展趋势与把握发展阶段相结合,求真务实、科学发展;坚持思想引领与制度建设相结合,推进德法双治;坚持发展伟大事业与推进伟大工程相结合,全面从严治党。这些经验是全省人民智慧的结晶,弥足珍贵,必须倍加珍惜、发扬光大!
五年的成就和经验,充分展现了全省干部群众的苦干实干精神和创新创造能力,极大增强了河南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显著提高了中原儿女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必将激励我们百倍努力、奋勇前进!
各位代表!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河南基本形成现代化建设大格局、让中原更加出彩的关键时期。必须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带来的趋势性变化和我省所处的历史方位,以滚石上山的精神和勇气,奋力开拓发展新境界!
根据省委建议,省政府编制了《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已印发会议,提请审议。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着力实施我省三大国家战略规划、推进四化同步科学发展,着力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发展动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打造“四个河南”、推进“两项建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全面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主要预期目标是:经济保持较高速度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基础上,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以上,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力争主要人均指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实现新突破,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全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迈出重大步伐,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形成现代化建设框架格局,部分领域和区域实现现代化,综合竞争优势大幅提升,力争实现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综合实力进入全国第一方阵,成为促进中部崛起的核心支撑和带动全国发展的新空间,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新河南展现出更加美好前景!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坚持创新发展,培育发展新动力;坚持协调发展,构筑发展新格局;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新家园;坚持开放发展,拓展战略新空间;坚持共享发展,创造幸福新生活。
各位代表!
宏伟目标召唤着我们,人民期待鞭策着我们。我们坚信,经过五年不懈奋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锦绣蓝图一定能够实现!
二、2015年工作回顾
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一年来,按照省委决策部署,我们坚持调中求进、改中激活、转中促好、变中取胜,狠抓“四个一”“五个点”,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强支撑、控风险、惠民生,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三查三保”活动,较好完成了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全国的位次普遍前移。初步核算,全省生产总值增长8.3%、高于全国1.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4%,进出口总值增长15.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9%,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7%。
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工作:
(一)稳增长调结构,保持经济发展良好态势。把稳增长保态势作为全局工作的突出任务,把调结构转方式作为主攻方向,实施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30条、稳增长保态势25个重大专项、财政支持稳增长18条等政策举措,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实施“双十”投资促进计划,启动养老健康家政、旅游休闲等六大消费工程,制定促进外贸稳定增长政策,出台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措施,投资、消费、出口协调拉动效应持续显现,房地产投资逐步回升、商品房销售逐步回暖。
深入调整产业结构。启动技改提升工程和工业强基工程,智能终端、智能装备、现代家居等终端高端产品及传统产业中的高附加值产品较快增长,宇通客车拿到法国大订单,中铁盾构全球最大的矩形掘进机走出国门。出台服务业发展重点领域专项行动方案和“互联网”行动实施方案,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和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产业集聚区、商务中心区、特色商业区支撑带动作用继续增强。加快实施农业“三大工程”,颁布全国首部高标准粮田保护条例,新建高标准粮田915万亩,夏粮、秋粮和粮食总产均创历史新高,全年增产58.96亿斤;新培育农业产业化集群72个、总数达到200个以上,农业基础进一步夯实。
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深化科技计划和资金管理改革,设立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基金,中原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获得批准,新增25个院士工作站,新当选3名院士,获得28项国家科技奖励、数量创历年新高。扎实推进开放式创新,中科院等一批高层次科研单位在我省设立新型研发机构。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创业孵化载体建设,培育6家国家级众创空间。
积极保障要素供给。以解决融资难融资贵为重点,深入推进银企、产销、用工、产学研对接,出台加强金融服务意见,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增长15.3%、高于全国1.9个百分点,新增上市企业7家、新三板挂牌公司140家,全省新增融资6794亿元。清理规范涉企收费,落实减免税政策,企业减负600多亿元。
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深入实施蓝天、碧水、乡村清洁工程和城市河流清洁行动计划。全面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完成48台燃煤发电机组锅炉烟气综合治理、1147万千瓦燃煤发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拆改849台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淘汰38.4万辆黄标车,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淘汰60万吨焦炭、72万千瓦电力等落后产能任务;强力整治农作物秸秆焚烧。强化重点流域、区域和行业环境综合整治,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
(二)强支撑增后劲,增创区域竞争新优势。坚持长短结合,持续加强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建设,支撑能力明显增强。
加快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强化航空枢纽建设,覆盖欧美亚的货运航线网络初步形成,郑州机场货邮吞吐量突破40万吨、增速居全国主要机场前列,郑州—卢森堡双枢纽建设初显成效。一批知名物流和电商企业入驻,郑欧班列运营综合指标居中欧班列首位,郑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领跑试点城市,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获批。高端产业集群培育初见成效,智能手机生产和维修量突破2亿部。推进城市功能区连片开发,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综合承载能力继续增强。实验区的开放窗口平台和引领作用日益凸显!
强力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郑徐高铁主体工程完成,郑焦、郑机城际铁路投入运营,郑万、郑合、商合杭高铁开工建设,郑济、郑太高铁前期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信阳明港机场开工建设。一批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和电力项目建成投用。落实与三大电信运营商、铁塔公司的战略合作协议,我省成为全国七大互联网信源集聚地。河口村水库建成蓄水,出山店和前坪水库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