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不变的行为模式
所谓文化,意味着一种不变的行为模式。按照《韦氏新大学词典》的解释,文化是人的行为的完整模式,其中包括思想、语言、行动和人造物品等,它取决于人们学习和向后世传递知识的能力。一旦这种行为模式最终得以固化,就能够演变成人们自觉自愿的行动,此时,人们既不需要物质的激励,也不需要外在的监督,都愿意按照这种既定的行为模式付出不懈的努力。
有鉴于此,特伦斯-迪尔和艾伦-肯尼迪在其被誉为企业文化研究的奠基之作《企业文化――企业生活中的礼仪和仪式》一书中,将企业文化的概念界定为一种不变的企业行为模式,这种企业行为模式有助于连接、告知并提供一种前后一致的情境。曾任麦肯锡咨询公司总经理的马文-鲍尔则将企业文化定义为我们做事的方式。从这个角度而言,企业文化既不能仅仅理解为一本装祯精美的企业文化手册,也不能等同于一面记载着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标语墙。真正的企业文化重要的不是口能言之,而是身能行之,它充分体现在企业管理层尤其是企业创始人或一把手在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彰显出来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
员工凝聚力的助推器
在企业管理层,尤其是企业创始人或一把手身体力行的示范效应下,企业所倡导的那些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会逐渐演变为员工习惯成自然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不但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对员工的凝聚力,大幅度地降低管理成本,而且有助于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环境,推动企业在经营、管理、技术等方面持续地开展创新。
20世纪80年代,西方管理学界掀起了对企业文化的研究热潮,企业界也从传统的管理铁三角模式转变为管理7S模式,即以前企业管理层主要关注企业管理中的战略(strategy)、结构(structure)、制度(systems)等三个方面的内容,而此后企业管理层关注的重点又增加了员工(staff)、技能(skills)、作风(style)、共同价值观(shared values)等四个方面的内容。显然,管理铁三角模式强调的是管理硬手段,而管理7S模式则重点关注管理软手段,对企业文化越来越重视。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发展,总体而言,中国企业的基础管理水平已经跃升到一个新的台阶上,在以制度为代表的管理硬手段得以完善的基础上,以文化为代表的管理软手段的建设提上了重要日程。事实上,以制度为代表的管理硬手段具有非常典型的双刃剑效应,在强调规范管理、提高效率的同时,也会带来老套死板、因循守旧的毛病,甚至可能导致一管就死,一放就乱交错的局面出现。而企业文化则强调使命、愿景驱动,在对员工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进行有效引导的同时,仍然保留着较大的弹性,为创新留出了自由发挥的空间,有助于员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能够确保企业在动态变化的不确定性环境下保持强大的适应能力。而且,与以制度为代表的管理硬手段相比,以文化为代表的管理软手段的使用,有助于企业确保维持正常经营管理秩序所必需的监控成本持续地下降。一些企业甚至提出用教育孩子的方式来建设企业文化,有助于增强企业内部行为的可预期性,使得不同的业务单元之间、不同的职能部门之间、不同的员工之间的配合更加默契,进一步强化了企业的协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