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余年致力于培育水稻新品种的武汉大学教授朱英国逝世—— “农田院士”惜别育种人生

教育动态2018-06-15李一老师

海南省陵水县的稻田里,一位头戴草帽、卷着裤管的“农民”不知疲倦地奔波在田间地头,一株一株地查看秧苗长势——这样的情景,如今已成为当地村民永远的回忆。

“农田院士”朱英国走了。8月9日凌晨,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朱英国因病在武汉逝世,享年78岁。

人们称他为“水稻候鸟”,40多年来,朱英国率领他的科研团队南下北上,不断进行水稻育种材料源头创新,培育和选用杂交水稻新品种。他的一生,致力追逐水稻育种的春天。

朱英国曾说:“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个品种可以造福一个民族。”

自1972年起,朱英国开始杂交水稻研究。水稻研究既是艰苦的脑力劳动,又是繁重的体力劳动。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他和同事们除了在试验田里忙活外,还要自己砍柴做饭。为了呵护精心培育出的禾苗,他们时常要与毒蛇、田鼠激战。

功夫不负有心人。朱英国利用红芒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合作,育成了“红莲型”水稻三系及“红莲型”杂交稻。在国际杂交水稻中,朱英国的“红莲型”与袁隆平院士的“野败型”、日本的“包台型”三分天下,而且只有“野败型”和“红莲型”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种植,被冠以“东方魔稻”的美称。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朱英国利用农家品种马尾粘中发现的败育株与协青早选杂交,育成马协不育系和“马协型”杂交稻。“马协型”杂交稻的突出特点是米质优,目前在全国推广面积已超过2000万亩。

除此之外,朱英国研究水稻光敏核不育,主持选育出通过国家和省级鉴定的粳型和籼型光敏核不育系7个;毕生发表论文260余篇并主编多本著作。

这一系列研究成果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杰出贡献,人们将朱英国誉为“农田院士”“湖北省的袁隆平”。

“让世界远离饥馑”是朱英国矢志不渝的志向。大学期间他开始参与杂交水稻试验,毕业留校后便专注于水稻雄性不育和杂种优势利用研究。1974年湖北省成立了水稻三系协作组,他被任命为组长,从此开始了“水稻候鸟”的艰辛之旅。

尽管在武汉大学早已有了自己的温室实验室,但朱英国院士一直是一只“水稻候鸟”。由于杂交品种越来越多,他每年要南下南繁基地四五次,做着数十年如一日的实验。这样的“候鸟生活”已经持续了40多年。每年春夏之交,他和同事们便在湖北仙桃育种;秋风乍起,他们就奔赴广西南宁;严冬将至,再转战海南岛;直到次年春天,才揣着希望的种子返回湖北。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