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厦门演讲 过分追求得奖对科研是有害的

教育动态2018-06-26李天扬老师

“过分追求得奖对科研是有害的。”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埃里克·白茨格博士日前在厦门大学的学术交流讲座上坦言。

因为“科研成就是客观的,但是评奖是主观的,只代表某一个评奖委员会的观点,即便诺奖也是如此。如果过分把得奖当成工作的动力,驱动力就是错误的。”埃里克·白茨格进一步说到。

埃里克·白茨格因在超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方面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3月23日至25日,埃里克·白茨格到访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带来两场学术报告。

事实上,他带来的不仅是科研成果的交流,更带来科研思想的碰撞。

白茨格回顾了自己在职业巅峰放弃科研,当全职奶爸和汽车配件厂机械工程师,差点与诺奖失之交臂的“另类”科学家生涯。他把自己的许多人生感悟诚恳地与中国的年轻科研工作者分享。他说,自己做科研最重要的源动力,就是追随初心。要想有所发现,就要勇敢地走人迹罕至的小道,而非熙熙攘攘的大道。

今年56岁的白茨格在念研究生时便立志:要以“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即超高分辨率)观察生物活体成像,这在当时是天方夜谭,但他为此探索至今。

中途的科研瓶颈也曾让他放弃,他回忆说:“对我来说,做科研最幸福的时候,就是你在尝试,失败,再尝试的循环往复的过程,终于有所发现。一旦你发了论文,其他人了解到你的这项技术,人们会吹捧这项技术,把它捧上天,而实际上,作为发明者却看到技术自身的局限性,这让我感到沮丧。”

在意识到不可能将光学显微技术的分辨能力推至纳米极限后,1994年,白茨格意兴阑珊,决定离开学术界尝试商业领域的突破,却在花掉他父亲100万美元和自己7年时光后,不得不宣告失败。

那是2003年,白茨格不仅没有工作,还有两个年幼的孩子要抚养,“那真是我人生中最惨淡的一段时光。”他说。

遭遇中年危机之后,白茨格经历了近10年时间的彷徨,和科学家老友赫斯一起从自然界中找回初心,大自然造物的宏大能量让两位科学家感叹自己的渺小,思考人生意义和价值所在。就是在这个过程中,白茨格重新发现了自己对“受好奇心驱动的科研工作”的热情。

为了拾起荒废近10年的专业,“我甚至相当于重新自学了一遍物理学和光学。”白茨格说,重返科研之路8年后,白茨格获得了诺贝尔奖。

回顾科研道路中的关键机遇和转折时,白茨格对年轻科学家和学子提出了这样的建议:“没有什么比你的声誉更重要,职业生涯中总有一些时刻你需要一些前同事和朋友的提携和帮助。你必须要做好你的工作,同时你要诚实地工作,要公平地对待别人,你的声誉是你最重要的资产。”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