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不是对非遗项目的大规模改造。”文化部非遗司巡视员马盛德19日表示,这项工作是在“谨慎论证、充分准备、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的工作原则指导下,遵循“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基本要求,逐步开展的。
在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非遗的自发性传承面临困难增多,传承断层现象愈发严重,单纯口传心授的师徒传承或家族传承已经不能适应现有年轻群体的学习和生活方式。马盛德说,为提高传承能力,增强传承后劲,迫切需要采取新的措施完善传承链条,扩大传承人群队伍。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就是这样一个新举措。
研培计划以非遗中覆盖面最广、最能带动就业的传统工艺类项目为切入点,以提高传承能力为抓手,委托高校等相关单位开展研修、研习和培训,帮助传承人群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在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基础上,提高中国传统工艺的设计、制作及衍生品开发水平,促进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
从2015年暑期开始,文化部委托12个省区市的23所院校,分批次启动了普及培训、研修和研习试点,陆续举办了9期研修班和26期普及培训班,培训学员1800人次。2015年11月,文化部联合教育部正式在全国范围实施研培计划,优先选择了专业实力较强、非遗保护工作基础较好的57所高校作为2016年研培计划首批参与高校,今年第一季度将陆续开班。
马盛德说,所有参与院校均经过了严格遴选,具有多年非遗保护的教学和研究基础,如设立了非遗博物馆或传承人工作室、开设过非遗课程、邀请过传承人到校授课、与传承人建立有长期合作关系等。
研培计划以活态传承、走进生活、以人为本为基本理念,根据“强基础、增学养、拓眼界”的总体要求,培训内容分为课堂教学、考察观摩、交流研讨、实践训练、作品展示五个模块。在课程设置上,要求参与院校需设置“传承人讲坛”或“传承人谈传承”等环节,让代表性传承人走进课堂,为学员授课。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乔晓光将培训课程总结为“知情、知艺、知辨”,其中“知艺”就是通过代表性传承人讲课,使学员更深入地认识和体悟所传承项目的核心技艺和文化内涵。
此外,非遗中传统音乐、传统舞蹈等表演艺术类项目,如何有效扩大传承人群和受众,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目前尚未将其纳入培训范围。
“在工作中我们始终注重实际效果的跟踪与分析,重视各参与方及社会各界的反馈意见,及时进行评估和总结。”马盛德说,“需要强调的是,研培计划并不是要取代原有的师徒传承。一个多月的综合培训不可能完成任何一个科目的系统教学,更不可能取代师傅的教导。我们的目的是让传承者提高理解和领悟能力,让传授者探索更好的传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