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何师傅之前,我从来没想过,大学里吃一顿饭,经历竟然如此‘复杂曲折’。”在北京师范大学餐饮中心新乐群食堂“上班”第一天,教育学部研究生田博文就感受到了一个下马威。打饭、搬菜、推车、清扫,一个流程下来,他已是筋疲力尽,而对已在此工作11年的师傅何维来说,这只是一天工作的开始。
从2015年秋季学期开始,北师大后勤管理处就开始谋划让“班主任和辅导员队伍进后勤、学生进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后勤工作进学分体系”。在这次被命名为“三进”计划的全校性活动中,包括学宿、餐饮、物业、外事、商贸等5个后勤中心在内的20余个志愿服务体验岗面向全校开放。
“学生走进后勤开展社会实践,可以说是向社会学习、向生活学习、向所有日常事务学习的一种平凡但有意义的途径,不仅要学会学习,还要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在点滴中感悟美好。”北师大校长助理、后勤管理处处长张强介绍说,活动开展至今,已有210余名学生报名参加,在不同体验岗服务近500次。
为让学生在实践中切实收获成长,北师大研究出台了“实践与创新学分认定程序及实施办法”的科学评估模式,参与“三进”的学生在后勤工作满一定学时后,可申请相关学分。而参与其中的学生,收获的远远不止对学分的期待。
经过一周实践,田博文已对食堂的“家底”如数家珍:“新乐群食堂一天就能吃掉40余袋大米,约2000斤;30袋面粉,约1500余斤;还有7500斤菜、750斤油、700斤鸡蛋、3500斤肉。”他还发现,每天用餐人次约2.1万人,而新乐群职工人数却只有150人,相当于平均每个员工需要服务140余人。
“这些工作其实和我们平时合理安排学习,尽力理解、记忆和输出的道理是一样的。”经过在超市的实践,生命科学学院学生容玉琳深深感到,后勤管理工作看似与“学习”无关,却处处需要学习,处处都有“门道”。超市货物繁多,种类达到6000余种,品质、批次、价钱、位置、生产日期、进货渠道、上货周期等大量庞杂信息都需要了如指掌。
据悉,因为活动受到了学生和后勤工作人员的欢迎,北师大打算开放全部后勤岗位,如在食堂设立“学生创新菜窗口”,让学生自主研发新菜品;在商贸超市设立“学生自主创业柜台”,让更多学生参与“三进”计划,充分发挥后勤岗位育人作用。同时,还将成立后勤学生研究中心,每年设立10个有关校园节能等方向的学生课题研究,让学生共同参与,提升后勤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