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新观察管办评分离如何走向纵深

教育动态2018-06-27三水老师

有一些名词在我们的生活中流行,几十年后又消失,带着独特的历史烙印。比如,粮票。

2015年,又有一个名词逐渐淡出中国人的视野——“非行政许可审批”。当年5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按照依法行政要求,彻底取消这一审批类别。在国务院公布的决定取消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目录中,“孔子学院(课堂)设置及年度项目审批”等三项教育部审批事项在内。 

“非行政许可审批”这一名词将成为历史。简政放权,我国的治理体系在发生深刻变革,踏着这个大步伐的节奏,教育管办评分离也在深入推进,寻求教育公共治理新格局。

教育治理离不开三方:政府、学校、社会。如今,“壮士断腕”,政府的权力被逐步清理,“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一个政府依法管理、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社会各界依法参与和监督评价的教育治理体系正在构建中。 

2015年,教育公共治理新格局步伐加快: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修正案,组织开展《职业教育法》首次执法检查;规范教育行政审批流程,公开行政审批服务指南,畅通监督举报渠道;全国绝大多数中小学幼儿园已建立家长委员会;全国普通本科高校章程制定核准工作基本完成;在“一市两校”率先启动教育综合改革基础上,22个省份、100多所部属高校完成综合改革方案编制报备工作;教育部委托中科院、社科院、工程院等单位对教育规划纲要实施情况开展第三方中期评估…… 

“管办评”“国家治理体系”,这些老百姓听起来觉得有些晦涩的名词,到底会影响我们什么? 

可以讲个故事。“一个人的毕业照”曾在网上流传,让北京大学古生物专业突然走红。济南大学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张卓写信给北大教务部长,表示自己想报考古生物第二学士学位。如果搁在以前,学校只能回绝他。因为高校开办第二学士学位专业要经过教育部审批,像这种“一个人”的冷门专业难以被列入审批之列。随着教育部取消高校设置和调整第二学士学位专业审批,张卓的梦想不再遥不可及。 

2016年改革的难点在哪里?“在这方面,中央的步子反而迈得更大些,这为教育体制改革营造了很好的环境,教育管办评分离将来能走出什么格局,大家很期待。”一位专家对记者坦言,在现代学校制度方面,大学章程建设不错,但是中小学推进得还不是很到位。 

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是教育改革中最难啃也必须啃的硬骨头。我国学校大多是政府公办,民办学校历史短暂,公民办学校内部治理结构还不完善;社会组织发育不成熟,独立的中介组织起步晚,公信力不足;改革者在切割自身利益方面依然面临挑战,多放事权、少放人事财物权,多放虚权、少放实权的问题依然会考验政府的决心和行动力。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