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关于助学筑梦铸人征文【2】
在大别山脚下,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每天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徒步几公里的山路读完小学;他们每周末与月光为伴,骑着自行车穿过崎岖的山路读完中学;他们每个月底踏上归家的大巴车,穿越重重山路读完高中,直到有一天,他们终于可以坐上火车,开往大学……我来自大山脚下,我是山里的孩子。小时候,唯一的梦想,就是走出大山,触摸外面的世界。电视机里色彩斑斓的世界,仿佛总是遥不可及。世界是一杯新鲜的牛奶,而我永远是那么的馋。
父母为了生计,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外出务工,过年才回家一次。那时,村子很落后,没有通电话,所以小时候与父母之间的记忆几乎是空白。从小寄宿在姥姥家读书,虽然寄人篱下,但姥姥始终没有把我和他的孙子区别对待。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姥姥的腿摔断了。周五放学之后,下起了很大的雨,看见校门口熙熙攘攘的父母,我知道没有人是在等我。正当我准备淋雨回家的时候,邻居叫住了我,说姥姥托他把伞带给我。那天雨真的下的很大,甚至下进了我的眼眶里。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就是相信,我们是被爱的。我埋怨过父母,但是渐渐地我深深地理解了父辈的无奈与辛劳。姥姥的爱,让我渴望被爱的心,不再有缺口。
初中的时候,书本,成了我的初恋。在山沟沟里,就算是一份报纸,都很难在大街上买到,学校的资源也是少的可怜。学校仅有的几份报纸,每次老师在办公室看完了,都会拿到教室来,大家争着传看。记得班上的同学经常会因为抢着看报纸而争得面红耳赤,这时,我做为班长,就会被推选上去读给大家听。除了报纸,老师便是我们最大的学习宝库,老师的每一堂课,我们都不愿落下,整个中学阶段,我们班永远都是第一。或许,我们能够获取的学习资源有限,但是我们每一次都将它的价值发挥到极致。逆境,或许都连用这两字都显得牵强,我们不是最困难的,但是我们是奋斗的。
一步一个脚印,成长总是伴随着汗水。高中一个月才回家一次,每天三点一线的生活充实而又美好,每一秒的奋斗,都让我离梦想更进一步。那时,每天早上5点起床,第一个去食堂吃早饭,第一个去教室晨读,每天晚上11点回宿舍,有时候还偷偷地给自己开小灶,拿着手电筒在被窝里做数学题。班上城关的同学,总喜欢叫我们这些来自村镇的同学,“乡下里来的”。我从反驳,也不自卑,我相信,比我聪明的孩子没有我勤奋,比我勤奋的孩子没有我聪明,既比我聪明又比我勤奋的孩子,没有我能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