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Ⅱ卷文综历史试题与往年相比难易程度基本保持稳定,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从总体来看,历史试题注重对历史概念、阶段特征等主干知识的考查,并坚持以“材料第一、能力立意”为命题的指导思想,注重提供教材之外的新材料,设定新情境,这有利于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归纳、分析、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规避“一纲多本”下易于出现的公平性的问题。
新课标Ⅱ卷在稳妥的基础上,通过设定新的题型、扩大材料来源,积极探索考查学生的材料解读与知识迁移等应用能力以及学科素养与创新思维能力,较好地提现了新课改的目标与人才选拔考试的要求。
——试卷充分发挥了历史学承载人文教育的功能,注重对文史常识和文科综合能力的考查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如第24题“雅言”题,既是文史常识的内容,也是对历史与地理学科综合知识与能力的考查。
——试题呈现方式新颖活泼,贴近生活。如第34题,利用了人们熟知的童星秀兰•邓波作为题干的材料,第41题使用不同版本的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作为材料。这进一步摆脱了以往试题过于严肃的面孔,让历史试题更贴近新课程改革与社会生活。
——试题注重考查学生对历史本质认识和对主干知识的深化与延展。如从选择题命题来看,设问采用“这表明”、“反映了”、“这说明”、“这一现象”等设问方式的就有五道题。
——考查点分布呈不均衡态势。一方面对中、外历史知识的考查,体现在85分的必答题中中国史所占分值达到57分,占67%权重。另一方面,对于中国与世界的近代史知识考查所占权重较大,约占85分必答题的47%权重。
——突出“材料第一,论从史出”的命题立意,注重考查学生的材料解读与知识迁移等应用能力。命题离教材越来越远,不直接考查课本知识,而是提供新材料、新情境设计问题,如大题的40题,25分的清朝东北移民题。又如四道选答题,继续保持游离于教材和《考纲》之外的特征。
——试题凸显综合性、开放性与探究性,重视创新思维,以鼓励考生有创见性地答题。
综合性主要是指历史学科内的综合。试题内容从横向来讲,是国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的相互影响;从纵向来讲,是事件的因果关系、历史发展线索、基本历史进程或历史与现实的综合;从考查形式上看综合性还体现在是文字、照片、图表等多种素材的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