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在工资中的占比,有望进一步提高,从40%增长到45%左右。此外,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的地区差距还比较大,一是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存在较大差距,二是层级比较高的机关单位和层级低的县乡等机关单位存在较大差距。
因此,从2006年起,国家对津贴补贴进行了规范。日前公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完善适应机关事业单位特点的工资制度。从目前看,完善工资制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主要成效包括:一是完善工资制度配合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并轨的工作已经完成;二是改善了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结构,基本工资占比从30%左右增至40%左右;三是向基层倾斜,建立乡镇工作补贴和县以下的职务职级并行制度。
提高基本工资
2015年1月,国务院下发《关于调整机关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的实施方案》(下称《方案》),其中明确,今后公务员基本工资标准将每两年调整一次,至于调整的幅度,主要是按照公务员和企业管理人员工资水平的调查比较结果,并综合考虑当年国民经济发展、财政状况和物价变动等因素来确定。
在《方案》下发之后,去年全国各省的公务员基本工资都有上调,而且调整的时间是从2015年10月1日起。按照每两年调整一次的规定,实际上,这就意味着,今年公务员的基本工资标准将再次提高。
2015年公务员基本工资上调幅度较大。像公务员中最低级别的办事员,基本工资标准是从630元提至1320元,但由于公务员涨薪是与养老保险缴费同步实施,因此从调整后的结果来看,公务员涨薪的幅度并不大。按照去年人社部公开的说法,以全国平均水平计算,大约是月工资人均实际增加了300元。
据前述接近人社部专家介绍,在《方案》出台之前,公务员基本工资大约只占全部工资的30%,其余70%多为各种津贴补贴。去年经过上调公务员基本工资标准,再加之对过去滥发的津贴补贴部分实施严格控制,使得公务员基本工资占比提高至40%左右。预计未来几年,再经过两三次的调整基本工资之后,公务员工资中的基本工资占比将会超过津贴补贴。
2015年实施的新一轮公务员工资改革,主要是在提高公务员基本工资的同时,把过高的、滥发的津贴补贴降下来。按照国家的相关政策规定,对公务员基本工资标准的调整只能由中央来决定,各地必须按照中央划定的标准来执行,而公务员的津贴补贴是由地方财政承担,长期处于不透明的状态。现在中央调整公务员工资占比结构,最根本的目的,还是要实现对公务员工资的有效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