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观后感范文一】
《人民的名义》开播以来,收获好评无数,一时间引爆荧屏。鲁迅先生说过,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对于《人民的名义》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领导干部来说,应更多地品读其中的担当之义。平时“想得起来”,担得起信任。担当无关身份、年龄和时代,是一种气度和人格。担当不都是惊天动地,更多体现在日常琐碎中。剧中陈岩石老检察长15岁参加革命,战争年代扛过炸药包。退休后仍时刻想着为人民服务。老百姓遇事总会想到陈老,他的住所被群众亲切地称为“第二检察院”。反观区长孙连城,因仕途不顺丧失斗志,沉溺于“仰望星空、心怀宇宙”,对待群众诉求“麻木不仁”,与群众渐行渐远。常言道,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领导干部应秉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人生信条,把“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行为准则立起来,时刻把人民的冷暖安危挂在心上,做群众一眼认得出、遇事想得到的干部。
急时“冲得上来”,扛得起责任。“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担当是众口难调时的力排众议,也是举棋不定间的果敢坚毅。在“一一六大风厂事件”当晚,达康书记临阵指挥,彻夜未眠,既化解了剑拔弩张的局势,有效遏制住群体性事件,又赢得了群众的信任,挽救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体现了一名领导干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魄力。风疾雨骤,愈发考验本色,危急时刻,方显责任担当。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紧要关头要有“冲在前头”的意识和“知其难为而为之”的决心,不怕风险、不惧争议,做人民群众的“主心骨”。要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第一时间为群众解难题。
难时“豁得出来”,挑得起重任。急难险重是考验领导干部责任与担当的“试金石”。反贪局长侯亮平面对达康书记前妻出逃国外的严峻形势,抛开私心杂念和个人得失,将欧阳菁拦截在机场收费站,捍卫了公平正义,保住了达康书记的政治前途。祁同伟不但不支持,还牢骚满腹,生怕牵连自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领导干部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多一分迎难而上的勇气,多一些“为官避事平生耻”的责任,少一分精明算计、明哲保身的圆滑。在矛盾和问题面前要敢抓敢管、敢于碰硬,面对原则问题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切实担负起人民群众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