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

观后感2018-08-06王华老师

【3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1】

电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带我们走近了一个距我们很远的职业--文物修复师。看罢,只觉得三集太短,仍想继续看那些文物修复师的工作日常,体验那种精致与从容。

古时的风起云涌变成了现在的云卷云舒,历史的风沙经过时间的沉淀变成灰尘停留在古老的物件上。北京那种大都市的喧嚣到了故宫这儿似乎沉静了不少。暗红色的宫墙对外显示着它作为皇帝居所的庄严与高贵,而宫墙内有一个文物修缮部门,他们每天八点上班五点下班,轻轻拂去历史的灰尘做着文物修复工作,昔日紫禁城已成为他们习以为常的工作场所。宫墙上的日影移动着,院里的树叶子黄了又绿,文物修复师的时间在穿越古今的文物间流转。

从这群文物修复师的身上我看到了匠人精神,那种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文物修复”这简单的四个字包含着太多太多的技艺,所需的时间与精力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文物修复师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尽量不去破坏原有文物,通过自己的技艺让破损陈旧的文物展现往日风采,如同再次赋予文物以生命。正因为带着这种使命与责任,文物修复师在工作时注意力高度集中,精神压力也很大。

记忆深刻的是,为了修复“开门见喜春条”这一文物,织物组是陈杨采用与古时相同的缂丝技艺。缂丝是一项极耗时费力费眼睛的一门手艺,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愿去学,但职业的责任感推动她去承担。细密的线在织机上排开,梭子小心翼翼地在竖线中穿梭,眼神在细线上流动,一切都是那么细致谨慎。漆器组的漆器修复要用到原生大漆,他们就亲自去房山,在天未亮之前就上山割漆,而一个早上下来往往仅有七八两的收成。之后制漆时还有忍受难闻的气味和漆气过敏的症状。书画的装裱,玉石的打磨与镶嵌,木纹的雕刻……一种种古老的手艺无不展现着文物修复师的艰辛与细致。

3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

木器组的屈峰的一番话让我了解了文物修复师内心的想法。屈峰一边雕刻佛像一边说:“文物其实跟人是一样的,你看,我们从过去最早的时候说,玉有六德,以玉比君子,玉就是一块破石头,它有什么德性啊,但是中国人就能从上面看出德性来。所以中国人做一把椅子,就像在做一个人一样,他是用人的品格来要求这个椅子。中国古代人讲究格物,就是以自身来观物,又以物来观自己。所以我跟你说,古代故宫的这些东西是有生命的。人在制物的过程中,总是要把自己想办法融到里头去……很多人都一般认为文物修复工作者是因为把这个文物修好了,所以他有价值,其实不见得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方面。他在修这个文物的过程中,他跟它的交流,他对它的体悟,他上面已经把自己也融入到里头。文物是死的,要文物干什么,要文物的目的就是为了要让它传播文化,对吧,不是说文物就是为了保留一个物品放在那儿,那没有什么价值。”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