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例1】
今天,学校组织观看电影《班主任》,看完之后我深有感触。
电影中的贾丢丢是很可怜,他的母亲与他的父亲离了婚,随后,又找了一个新的男朋友。贾丢丢为此感到伤心。也因为这样他开始不再爱学习,不再和同学交流,还经常逃学,经常不做家庭作业。
自从学校来了一位新的班主任—许晓雅,她发现了贾丢丢这一系列的情况。她先去贾丢丢家家访,又和贾丢丢的妈妈谈论,最后还把贾丢丢接到自己家去住,用心去开导他,慢慢教育他,最后让他从新做回原来的自己,又开始努力的学习,又开始与同学交流。
贾丢丢他真可爱,虽然他开始做的不对,但是他可以重新领悟到自己的错误,并去改正,这一点让我百般佩服。社会上许多的人不可以做到这一点,他们一旦错了,便不会改正,只会一错再错下去。他们更不会领悟到自己的错误,也更不会去改正。贾丢丢他只是一名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他却可以做到这一点,真令我们感到佩服!
电影中的班主任许晓雅老师,也让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的东西。许晓雅老师的父亲是文雅集团的董事长。按理说,她可以在自己父亲的公司去上班,那样比当老师强上不知多少倍,但是我们的许老师却要在学校教学,她说,这是她的启蒙学校,她要在这学校当老师。许老师才上任的第一天就收到许多学生的热烈欢迎。她对待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总会想办法让课堂更有趣,还经常想办法去开导大家。
许老师真是一位好老师!我的理想也是做一位好老师,受所有学生的喜爱,我也会接受学生对我提出的意见。不光如此,我还要用心地去教育学生,我也会把学生们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我不会打骂他们,也不会惩罚他们,我会让他与我一起找出自己的错误,并逐步去改正,让他们不再犯这种错误。
班主任这部电影让我深处感动,你呢?
【范例2】
电影《班主任》以桂贤娣老师在教学中独创的,并广受教育界称道的“情感育人法”、“因生给爱教育法”为主题脉络,艺术地表现了片中江汉小学,二年级班主任用情伴随孩子们的成长、用爱照亮孩子们心灵的故事。
《班主任》中有三个印象最深的情节:一、主任满怀期待地问张老师是否愿意接收“坏学生”林宝琦;二、谢惠敏满心愤慨批判《牛虻》是黄书;三、张老师渴求的文学巨著竟被丢置杂物库,更被林宝琦之众玩乐。学校主任满怀期待并不是期待张老师能够改造林宝琦,拉他一把,让他走上正道,而且因为无人接收而急于把坏学生脱手,免得惹得一身骚。在包括主任以及其他老师的思维中,坏的就是坏的,是不可能变成好的,就象林宝琦,打架斗殴,不学无术,偷看黄书,更是因斗殴进了警察局,已是无药可救,最好是被红卫拉去批斗。可见,中国人的固定性思维多严重,好就是好,坏就是坏,永远无法转换,犯了错就得永远背着“坏”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