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源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工作报告2018-12-21才子老师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面对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和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市政府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决策部署,保持战略定力,强化底线思维,勇于担当进取,奋力攻坚克难,辽源转型发展迈出新步伐,各项事业呈现新局面。

经济保持稳定增长。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实现760亿元,增长6.5%,人均GDP突破10000美元;地方级财政收入完成26.8亿元,增长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89亿元,增长13%;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2.4亿美元,增长9%。按照新统计口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3.7%和8.2%。节能减排等控制性指标全面完成。农业基础不断夯实。粮食产量达到47亿斤。新建现代农业园区和基地100个,蛋品、肉鸡、肉羊、梅花鹿、食用菌生产逐步实现规模化。金州生态产业园被列为省级产业开发区。东丰县域经济考评排名跃升至全省第九位。工业经济稳步增长。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1319亿元,增长10.5%;规上工业增加值超过400亿元,增长6.6%。产值超亿元企业达到213户,主导产业、特色产业趋稳回升。服务业发展持续向好。电子商务、信息服务、文化创意、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等新型业态正在形成规模,旅游产业收入增长25%,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8.9%。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重由8.3:59.2:32.5调整到8.0:59.1:32.9,服务业增加值高于GDP增速2.4个百分点。民营经济活力充分释放。新登记私营企业1324户,增长15.2%;新登记个体工商户7216户,增长15%;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500亿元。新增个体工商户、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等指标居全省前列。

产业升级步伐加快。产业支撑体系构筑成型。装备制造和农产品深加工业占规上工业的57.3%;三个特色优势产业产值增长12.9%,其中高精铝加工、纺织袜业分别增长28.3%和14%;汽车零部件、矿山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发展势头强劲,新能源、软件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初具规模。经济发展后劲持续增强。实施亿元以上项目220个,其中新开工77个,利源精制深加工扩产、均胜汽车零部件、希玛生物DHA微藻等项目建成投产,麦达斯轻合金板带箔材、金翼循环经济产业园、美罗国际医药生产基地、汽车改装轨道客车自动涂装生产线等项目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步伐明显加快。启动申报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立金州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院士工作站,锂电池隔膜等9个项目列入省“双百计划”。新增吉林名牌产品13个,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达到100个。吉林省化药中试中心和蛋品加工产业中试中心确定在我市建设。园区承载能力显著提升。辽源经济开发区完成扩容扩权,综合排名连续两年居全省省级开发区前5位,国家级开发区申报工作全面启动。各级各类园区基础设施趋于完善,产业特色更加鲜明,实现产值占全市工业比重接近70%。

城乡建设扎实推进。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伊开高速一期竣工通车,辽长铁路开工建设。杨木水库输水复线基本完工,东辽河、大梨树河城防及渭津河治理工程进展顺利。市区“八路一桥一广场”工程竣工,改造巷路22条,整修路基、硬覆盖30万平方米。改造各类地下管网197公里,新增供热能力300万平方米,城市内涝问题基本解决。城市管理日趋规范。国家级卫生城、园林城创建稳步推进,主城区全天候保洁,街路标牌全部更新,新增绿地面积26万平方米。拆除违章建筑2600余处,城市中心区全面实行“禁烧”,打击非法营运取得实效。智慧城市建设有序推进。启动云计算中心二次扩容,平安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安防、智慧气象等平台投入运行。我市被列为全国信息惠民试点城市,荣获国家智慧城市建设成就奖。生态环境治理力度加大。东辽河流域治理、水源地保护工程有序推进。实现市属国有林场禁伐和集体林限伐。全面推进矿山湿地公园规划区企业搬迁和植被恢复。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成,垃圾填埋场投入使用,污水处理厂稳定达标运行。全民义务植树147.2万株。新增3个国家4A级景区。我市被确定为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城市。重点镇建设迈出新步伐。省级示范镇金州乡生态农业、旅游产业初具规模,那丹伯、拉拉河、安恕等乡镇加速产城融合,横道河镇、渭津镇、建安镇被列为城乡建设全国重点镇。统筹推动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东丰县获得全国魅力新农村十佳县。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全面启动。完成工商、质监、卫计委、食药监、城市规划管理等机构改革,政务服务中心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投入运行。减少行政审批项目180项,精简比例达到36.7%。工商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和“先照后证”制度全面推行。完善国有资产处置、预算信息公开、债务风险防控机制,实施市区分税制改革。创新助保池、土地收益保证贷款等投融资模式,组建榆银村镇银行。稳步实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统一城乡建设用地市场、农民变市民成本分担机制等城镇化配套改革。启动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市属中学实现集团化发展。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推开。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对外开放取得积极成效。引进域外资金520亿元,增长9.5%;实际利用外资2.8亿美元,增长12%。重点推动了与北京首农、北京合力清源、宁波华翔、吉林修正、上海创意产业协会等企业和机构的战略合作,签约落地浙江中农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阿里巴巴辽源产业带、长白山梅花鹿产业化基地等50个亿元以上项目,鑫晟汽车零部件、永建锅炉辅机配件等23个项目开工建设。中国华联总部落户辽源,成功进驻上海自贸区。第二届辽源国际袜交会取得丰硕成果。“激情冰雪、畅游辽源”冬季旅游隆重启幕。

民生状况进一步改善。完成49件惠民实事,当年民生投入达到50.6亿元。建设保障房32755套,回迁居民1.3万户,改造暖房子95万平方米,整治物业小区36个,托管弃管小区6个。创建省级高质量就业示范社区4个,新增城镇就业4万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7.3万人,扶持成功创业5669人。再次提高养老金、失业金标准和医保报销比例,国企改制社保并轨试点企业失业金发放到位,在全省率先启动城镇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城乡低保标准、机关事业单位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达到全省中上游水平。临时救助困难家庭2.8万户,资助困难学生1.8万人次。新建农村标准化卫生室192个,实行基本药物制度的村级卫生室药价下降30%。新建养老机构9家,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覆盖率达到97%。大力推动移风易俗,居民殡葬费用下降25%。市区新增停车泊位3000个,公交公营比例达到45.6%,龙嘉机场辽源城市候机楼投入使用。新增管道燃气用户1.2万户。解决1.68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城市24小时供水能力提高到90%。承办十七届省运会取得圆满成功。关东魁星文化庙会影响力显著提升。涌现出一批反映地域特色的优秀影视作品和文化产品,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安全稳定局面持续巩固。城市社区全部实行网格化管理,立体化防控体系不断完善,覆盖城乡的视频监控系统一体化联网运行,刑事案件发案率下降10%,连续4年荣获全国见义勇为城市奖。建立信访大厅、市长信箱、市长公开电话协同办理反馈机制,强化隐患排查、矛盾化解、领导接访下访措施,信访结案率、积案化解率分别达到98%和94%。新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基本形成,餐饮服务、医疗器械、药品、保健品等领域专项整治取得实效。安全生产实现“五个全覆盖”,隐患整改率达到98.7%,各类安全事故下降35.7%。地方煤矿完成兼并重组,安全生产超过2000天。实现连续30年无重大森林火灾。积极推进国防教育和双拥共建,军政军民团结不断巩固。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方志、档案、气象、地震、人防工作和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各项事业协调推进。

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严格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认真落实廉政建设各项要求,着力整治“四风”突出问题。会议文件、达标评比和各类节庆活动大幅减少,坚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清理超标准办公用房、公务用车取得阶段性成果,市级“三公”经费下降38.7%。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坚持科学民主决策,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注重标本兼治,突出源头管控,大力整治发展软环境,从严查处违法违纪案件,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得到提升。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在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难中砥砺前行,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及社会各界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奋发有为、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奋斗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历任老领导、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向驻辽部队、中省直单位及所有关心支持参与辽源发展建设的社会各界人士、海内外朋友致以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

各位代表,面对新常态、新挑战,政府工作也遇到很多新矛盾、新问题。主要表现是:在巨大的经济下行压力下,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企业开工严重不足,建筑、房地产业大幅下滑,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加重;主导产业总体规模不大,特色产业支撑能力不强,新上项目规模偏小,在建大项目数量偏少,生产要素成本居高不下,融资瓶颈问题更加突出;财政收支矛盾特别是偿债压力不断增大,现有财力与发展和民生需求不协调、不匹配;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公职人员的担当意识、进取意识、实干精神、办事效率与群众期待存在一定差距。对此,我们将加大力度,创新举措,切实加以解决。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