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2016年甘肃省十三五规划纲要内容全文
“十三五”时期是甘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要阶段,是工业化深入发展的中期阶段,是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中共甘肃省十二届十四次全委会议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分析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深刻把握我省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积极顺应时代要求和人民群众期待,认真研究了“十三五”时期全省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就制定“十三五”规划提出如下建议。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形势和指导思想
(一)“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发展很不平凡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贯彻中央要求、紧跟时代步伐、抢抓发展机遇,牢牢扭住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和党的建设各项事业,始终坚持“一条红线”、贯彻“四个全面”、抓好“五个最大”总体思路,牢牢把握好中求快、“三化”并进、基础优先、开放带动、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人才支撑、产业富民等八大发展取向,积极开展联村联户、多极突破、项目带动、扶贫攻坚、全民创业、生态屏障、文化提升、效能风暴、和谐构建和先锋引领等十大重点行动,深入实施“3341”项目建设工程、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1236”扶贫攻坚和“1+17”精准脱贫行动、“13685”发展战略、党风廉政建设“3783”主体责任体系重大举措,在顶层设计上科学谋划,在攻坚克难上勇于担当,在补齐短板上主动作为,在干事创业上凝心聚力,谱写了甘肃发展浓墨重彩的崭新篇章,陇原大地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综合实力实现重大跨越。我们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紧紧抓住面临的一系列难得发展机遇,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省经济总量连跨千亿元台阶,人均生产总值超过4000美元,标志着我省迈入了工业化加速发展的中期阶段。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双双突破万亿元,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万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3.3倍。财政收支实现双翻番。粮食连续多年实现稳定增产,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扶贫攻坚取得重大突破。坚持把主要精力放在扶贫开发上,深入实施双联行动、“1236”扶贫攻坚和“1+17”精准脱贫行动,按照新的扶贫标准,全省贫困人口由2011年底的842万人减少到2015年底的317万人,五年减少贫困人口525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1年的40.5%下降到2015年的15%左右,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的2599元增加到2014年的4897元,走出了一条具有甘肃特色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路子。
经济转型出现重大转变。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重要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14.2∶37.2∶48.6。风电光电、生物医药、文化旅游等发展势头强劲,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10年的6%提高到12%。节能减排目标全面实现。非公经济取得长足发展,占GDP的比重提高到45.8%。
战略平台发挥重大作用。着眼当前立足长远,根据省情实际,争取国家批复并全力建设以兰州新区、循环经济示范区和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为重点的经济战略平台,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和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为重点的文化战略平台,以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为重点的生态战略平台。全省共实施循环经济项目3729个、总投资达4598亿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引入亿元以上文化产业招商引资项目523个、到位资金596亿元,2014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32.9亿元、年均增长26.4%,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确定的52个重大生态工程加快实施,兰州新区生产总值达125亿元、是2012年的2.23倍。国家级战略平台不仅对即期增长也对长远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牵引和支撑作用。
城乡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着眼破解基础设施瓶颈制约,组织实施城乡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工程和“6873”交通突破行动,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取得重大成果,所有市州贯通高速公路,所有县区贯通二级以上公路,所有乡镇和80%以上的建制村贯通沥青水泥路,第一条高铁建成运营,新建支线机场3个、改扩建4个。一批重大水利工程顺利实施,引洮工程一期建成通水、二期全面开工,实现了甘肃人民梦寐以求的夙愿。
人民生活得到重大改善。坚持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十大民生工程”为依托兴办为民实事,财政支出用于民生的比例年均占到75%以上,城乡居民收入预计2015年底分别达到22600元和6300元左右,年均增长11%和13%左右。新增就业持续增加,“两基”攻坚目标圆满实现,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兰州等重点城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全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进一步提升。
改革开放迈出重大步伐。全面深化改革有力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制度建设改革取得重要进展。统筹对内对外开放,加快建设以“13685”战略为重点的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与33个国家建立51对国际友好城市,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武威保税物流中心封关运行,兰州、敦煌航空口岸对外开放,新增15条国际及地区航线,开通“天马号”和“兰州号”国际货运班列,开创了外向型经济发展新局面。尤为重要的是,省委认真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着力构建和实施党风廉政建设“3783”主体责任体系,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治、组织和作风保证。同时,依法治省开启新征程,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族团结进步局面不断巩固,军政军民关系深入发展,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甘肃对外的影响力美誉度进一步提升。“十二五”规划目标即将胜利实现,“十二五”时期成为我省历史上经济总量扩张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这是在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发展基础薄弱的条件下取得的,进一步增强了全省上下脱贫攻坚、补齐短板、转型升级、实现小康的信心和决心,为“十三五”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前景。
(二)“十三五”时期我省发展的环境与条件。从总的趋势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同时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内依然存在,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本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同时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突出。“十三五”时期,我省发展总体上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着许多矛盾、风险和挑战。从面临机遇看,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加快转变,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为我省加速技术进步与扩大对外开放带来了新契机;“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特别是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十三五”时期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采取超常规措施对西部地区脱贫攻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倾斜支持,释放了一系列重大机遇利好,为我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空间;我省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阶段,国家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加快对外开放、西部大开发和支持民族地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经济文化生态三大国家战略平台深入实施,经济转型升级产生巨大需求、东部产业向中西部梯度转移等政策、市场和开放机遇多重叠加,为我省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全面小康增添了新动力。从面对挑战看,世界经济可能维持一段时间的平庸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带动力减弱,对我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需要努力化解;国内正处在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对我省经济发展的负面传导效应需要努力化解;我省经济总量小,传统增长模式不可持续,脱贫攻坚任务繁重,资源和市场两头在外的重型产业结构带来的成本压力和风险很大,交通、信息、水利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面临不少瓶颈,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创新创业活力不足,特别是高精尖和实用型人才缺乏、难引进和留不住的问题比较突出,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和能力水平有待进一步转变和提高,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有待强化,我省实现新发展面对的困难矛盾需要下大力气化解。
综合判断,我省“十三五”时期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我们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发生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挑战,适应、引领和推动增长速度由高速增长向中高增速转变,动力源头由要素投入向创新驱动转变,区位观念由偏远内陆向开放前沿转变,机遇政策由多重叠加向加速释放转变,资源开发由存量优势向集约利用转变,环境条件由基础薄弱向加快完善转变,发展层次由传统经济向新兴产业转变,整体形象由落后状态向后发优势转变。我们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紧迫意识,趋利避害、有效作为,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在转型升级上取得新突破,在发展动力上实现新转换,在化解矛盾上打开新局面,在补齐短板上取得新进展,不断开拓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境界。
(三)“十三五”时期我省发展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甘肃时的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扭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结合实际贯彻落实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理念,坚持中高增速与质量效益并重,坚持精准脱贫与短板补齐并重,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重,坚持强省富民与绿色惠民并重,坚持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并重,坚持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并重,坚持发展意识与安全观念并重,坚持依法治省与从严治党并重,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建设经济发展、山川秀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幸福美好新甘肃,努力到2020年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严格遵循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科学发展、深化改革、依法治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和党的领导的原则,始终不渝地将五大发展理念贯穿于“十三五”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一是始终不渝地坚持创新发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不断催生新动力、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让创新贯穿于一切工作的全过程,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二是始终不渝地坚持协调发展。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重点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加大对贫困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支持力度,以区域组团联动发展为方向,构建分工协同、布局合理、优势对接、多极支撑的区域发展新格局。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三是始终不渝地坚持绿色发展。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以建设生态文明省为目标,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进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美丽甘肃建设,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四是始终不渝地坚持开放发展。开放是我省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抢抓“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机遇,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建设,推进以向西开放为重点的全方位开放,着力打造经贸人文交流合作平台,统筹用好内外市场,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五是始终不渝地坚持共享发展。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消除绝对贫困,强化公共服务,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二、“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重大支撑
按照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综合考虑“十三五”发展环境、发展基础、主要任务和增长潜力,今后五年,要在已经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的基础上,努力实现以下新的目标要求。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经济增长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到2020年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全省生产总值跃上万亿元台阶。产业结构趋于合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进一步上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加大,非公经济比重占到50%以上。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科技贡献率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村整体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就业比较充分,就业、教育、文化、社保、医疗、住房、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健康环境进一步优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
——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弘扬,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人民思想道德素质、法律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生态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快推进,生态环境质量逐步改善,循环经济水平进一步提升,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控制在国家下达的指标内。
——改革开放实现重大突破。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体制机制创新迈出新步伐,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进出口规模不断增加,招商引资质量显著提高,对内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
——基础瓶颈制约明显改善。交通、信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全省骨干公路网全部建成,实现县县通高速,贯穿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的高速铁路基本建成,市州民航实现全覆盖,信息基础设施城乡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内通外畅、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和综合网络体系基本形成,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根本扭转,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提供有力支撑保障。
——制度保障能力显著增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积极进展,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人权得到切实保障,产权得到有效保护,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显著提高。
——安全发展观念牢固树立。安全生产基础切实加强,责任制普遍落实。校园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信息安全意识切实强化,管理体制机制更加健全。食品药品安全战略深入推进,可追溯制度有效落实。防灾减灾救灾体系进一步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完善,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民族团结和谐局面不断巩固,平安甘肃建设取得新的进步。
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央对甘肃的明确要求和殷切期望,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落实以上指导思想、发展理念和奋斗目标,必须准确把握中央对甘肃的定位要求,深刻分析省情的阶段特征,充分发挥特色优势,以战略平台和重大举措为抓手,着力打造转型升级大环境、向西开放大门户、物流集散大枢纽、清洁能源大基地、文明传承大平台、生态安全大屏障,牵引和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着力打造转型升级大环境。以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目标,以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为手段,以打赢脱贫攻坚大决战为重点,深入实施“3341”项目建设工程、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1236”扶贫攻坚和“1+17”精准脱贫行动,加快推动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城乡结构、动力结构转型升级,营造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环境,加快科学发展,推动转型升级,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富民兴陇。
着力打造向西开放大门户。以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为统领,依托兰州新区、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循环经济示范区、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兰洽会、国际新能源博览会等平台,推进开放开发。争取建设中国(兰州)自贸园区,加快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建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
着力打造物流集散大枢纽。发挥千里河西走廊的战略通道优势、坐中联六的区位优势、与中亚西亚联系密切的人文优势,强化丝路沿线重要节点城市资源禀赋和区位功能的特殊支撑作用,加快建设国际空港、陆港和保税区,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形成服务全国、面向“一带一路”的物流集散中枢和纽带。
着力打造清洁能源大基地。凭借丰富的风光电和核能资源,加强统筹规划,加快开发进度,延伸产业链条,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若干意见的要求,建设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新能源装备制造、能源化工等基地,加快电力外送通道和局域电网建设,推动能源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着力打造文明传承大平台。依托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统筹推进文化保护、传承、展示、创新和利用等工作,保护好文物“祖业”,推动好文化事业,发展好文化产业,加快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传承体系、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文化市场体系建设,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文化强省。
着力打造生态安全大屏障。加快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推进重点区域生态治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促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相协调,推动绿色富省、绿色惠民。
三、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必须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实施脱贫攻坚工程。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主攻方向,推动扶贫攻坚与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融合联动,深化拓展“1236”扶贫攻坚行动,加快实施“1+17”精准脱贫方案,持续发力打好脱贫攻坚大决战。
(一)提高脱贫实效。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分类扶持贫困家庭,对有劳动能力的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实施扶贫搬迁,对生态特别重要和脆弱的实行生态保护扶贫,对丧失劳动力的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对因病致贫的提供医疗救助保障。实行低保政策和扶贫政策衔接,对贫困人口应保尽保。推行扶贫对象实名制管理,规范建档立卡,完善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加强动态管理,健全退出机制。
(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完善贫困村路、水、电、房等基础设施,强化生态环境建设。加快整村推进,实施“美丽乡村”示范村道路硬化工程、建制村通畅工程和县乡道联网工程,改造升级县乡道路,支持产业基地田间道路建设。建立从“源头”到“龙头”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体系,确保贫困群众饮水方便、稳定、安全。加快农网升级改造,实现贫困村户户通照明电、自然村通动力电。尊重群众意愿,采取整村整社搬迁与插花安置、就近搬迁等方式,加快实施易地搬迁。基本完成全省农村危房改造,农村住房抗震减灾能力显著增强。开展贫困地区生态文明小康村创建工作,整治村容村貌,营造干净整洁、山清水秀的人居环境。
(三)发展富民多元产业。依托比较优势,加快“一县一业”产业对接和“一村一品”产业培育,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旱作农业、草食畜牧业、优质林果业、设施蔬菜、马铃薯、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发展壮大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模式,推动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从地头到车间”延伸,使贫困群众分享农产品加工经营收益。依托城镇化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推进光伏扶贫试点。把握省内外市场用工需求导向,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和就业技能培训,引导有能力的贫困家庭劳动力外出务工。加快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渠道和流通体系建设,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等第三产业。
(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改善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扩大贫困地区职业教育覆盖面,实现贫困家庭中职学生和高职(专科)学生接受免费职业教育,实现有需求的贫困村幼儿园全覆盖,全面完成农村义务教育“改薄”任务。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落实贫困地区学生在高校录取、毕业就业方面的优惠政策。实现贫困村标准化村卫生室全覆盖,乡镇卫生院配备所需的全科和专科医生,提高医疗救助水平,扩大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病种和救助对象范围。开展文化和科技扶贫。完善农村低保补差发放办法,一二类低保户保障水平达到贫困线以上。加快发展贫困地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养老服务产业。
(五)创新扶贫机制。加快贫困县、贫困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依法规范流转。统筹各方面资源力量,整合涉农资金,重点用于特困片带和贫困村、贫困户。支持贫困户采取资产参股或以扶贫资金折股量化方式,投入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对在贫困地区开发水电、矿产资源占用集体土地的,试行给原住居民集体股权方式进行补偿,探索对贫困人口实行资产收益扶持制度。提升贫困群众就业创业能力,鼓励贫困人口在城镇落户。创新投入方式,强化金融支持,发挥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作用,实施“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工程”,开展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性贷款。融合双联行动,充分发挥驻村帮扶工作队作用,建立对口帮扶常态化机制。统筹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对接中央和国家机关定点扶贫,深化拓展东西扶贫协作,推进友好城市合作开发,完善党政机关、部队、人民团体、国有企业定点扶贫机制,激励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自愿采取包干方式参与扶贫。实行脱贫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完善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完善脱贫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对贫困县重点考核脱贫成效。对禁止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片区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
四、以创新推动转型升级,建立现代产业新体系
创新是推动转型升级的关键。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立足我省产业发展基础,把握国内外产业发展新态势,抓住结构调整窗口期,加大供给侧改革力度,实施“中国制造2025”甘肃行动纲要和“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产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在创新驱动中加快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
(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推进有特色有创新能力的大学和科研院所建设,支持企业开展创新研究。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创新科技投入方式,构建更加高效的科研体制和普惠性创新支持政策体系,加大金融支持和税收优惠力度。瞄准产业发展的瓶颈制约问题和战略前沿领域,集中支持事关发展全局的基础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集中资源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形成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依托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建设一批国家和省级技术创新中心。整合兰州、白银相关政策和资源,发挥现有各类园区作用,加强与上海张江自主创新示范区合作,推进新技术研发、资源共享、成果转化,把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成我省创新驱动引擎和向西开放重要平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引导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跨领域、跨行业、跨企业协同创新,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完善技术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建立从实验研究、中试到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