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近日发出《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明确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五项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全面取消,引发社会关注。多种加分项退出高考舞台,让高考制度愈加趋于公平。细数高考制度历次改革,体现出我国高考制度在消除人们对不公疑虑方面的种种努力。
40年高考改革从未停步
本次改革全面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
与此同时,还对“高考移民”也作出相关要求,强调进一步落实和完善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政策,依法依规加强对“高考移民”的综合治理。要求继续实施“国家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进一步提高中西部地区及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
其实,自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的40余年间,改革的步子从未停止。科目设置、考试内容、次数、招生体制和方式、技术环节等,几乎每一次改革,都牵动着全社会的目光。
此外,高考课程、考试时间等方面的改革也在持续推进,从“3+x”到取消文理分科,再到英语考试不再“一考定终身”,高考的制度改革从未停步。
取消加分让高考更公平
高考是人才选拔的重要方式,随着改革推向深入,最大公约数不断聚集,公平性不断趋于完善。
江西省社科院研究员尹小健认为,高考加分政策历来备受争议。此次教育部全面取消体育、奥赛等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能够让高考回归基础教育本质。全面取消高考加分政策后,诸如“补习热”“奥赛热”等乱象可以得到遏制,各教育阶段的育人方向也将从“单纯育分”调整为“全面育人”,从追求学科成绩转向促进学生成长,有助于实现起点上“减负”。
据江苏某大学招生部门的负责人介绍,早在9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就明确提出改革招生录取机制,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自2015年起出台调整、规范高考加分的政策,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加分项目均调整了分值,同时对取得称号、证书的时间也作出了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