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口吃者倡议书
如果您也和我们一样,希望在这个有些人情淡漠的社会里多一点温暖,希望在这个越来越强调利益的社会里多一点无私的关爱,那么,请您静静的往下读,和我们一起去回忆生活往事里的那个人——
你的生活中可能出现过这样一个人:他——性格内向、敏感而胆小,不爱说话,通常一个人蜷缩在自己的个人生活中。或许,他思维敏捷,学习能力强,然而,却很少甚至不敢当众回答老师的提问,即使他知道如何回答问题。每每他遇到发言机会,都容易显出紧张和不安,即使他为此准备了详尽的演说文稿,但在演说之前依然会反复犹豫,徘徊不前。
你的生活中也可能出现过这样的一个人:他的结结巴巴说话常常使自己在周围人面前难堪,甚至一度成为一些人模仿或笑话的对象。这种难堪一直像一座大山压得他踹不过气来,带来长时间的自责和自卑。他常常一个人在幻想,幻想自己像一位高贵的公主或优雅的绅士,面对广众侃侃而谈,轻松流畅的表达思想见解。但是,伴随他的,永远也只有这种幻想和缺乏正常说话能力的伤痛。
你的生活中还可能出现过这样一个人:他——一直渴望遇到一个称心的伴侣,但真正面对时,却迟疑不敢表达,生怕那磕巴的言语让初识的对方望而却步,因而一次次错过良机。但他依然幻想自己流畅的言语带给情人美好的感觉,成为恋爱神圣浪漫场景中的主角。
他,就是你身边那个言语表达不顺畅的——口吃者。
我们每个人身边都遇到过口吃者,但我们不知道你是否了解口吃者,不知道你是否深深地体会过口吃者的内心感受和他们复杂而焦虑的心理状况?
起初,我们也不了解口吃者内心的不快甚至烦恼,只觉得这是由于说话太快产生的一个表达问题。后来,我们在从事矫正工作的多中,接触了许多口吃患者,才慢慢认识到,口吃患者面临的问题远不是那样简单,他们所承受的心理苦痛一般人很难理解。
其实,口吃患者也是这个社会的特殊群体,社会对口吃患者的关怀可以说太少太少,而我们在生活中对他们心理状况的忽视不同程度上给他们心理带来了痛苦。比如,为了追求作品的喜剧效果,编剧们在小品或电影里增加了扮演口吃者的戏,甚至在节目中编写了许多关于口吃者的笑话,等等。那些编剧和艺人是否在意过他们塑造的口吃人物的现实生活感受,是否体会过笔下主人公的真实心理体验?当他们在自己的作品赢得“笑”果的同时,是否知道这些作品效果给那些口吃患者带来了多少尴尬和困扰?是否知道又为这个社会“制造”了多少个口吃患者?